

报告中,苗德岁结合自己赴美留学的经历,向大家讲述了“严谨治学”的重要性,并通过PPT中形象生动的漫画展示,指出科研人员应该具备忠诚、率真、正直、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高贵品质。苗德岁结合当前我国科研的内外部环境现状,在分析了科研工作中“科研成果伪造、弄虚作假和剽窃”的严重危害之后,再次提醒广大研究生:从事科学研究仅有聪明还不够,更在考验一个人的人格,大家应该“诚实做人,踏实做事”。苗德岁指出,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在科学研究中应该要重视诚实、精确、客观和高效四个方面,唯有如此,其科研工作才是一个负责任的科研行为,并告诫广大师生:“以诚信为本,方能立世”。
此次报告会是我校贯彻中国科协、教育部《关于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活动的通知》精神而开展的主体活动之一。之前,研究生院、人事处、学生工作处分别针对新聘任研究生导师、新入职青年教师、高年级本科生进行了一系列宣讲教育活动,实现了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的全覆盖,进一步建立了我校“坚守学术诚信、维护学术尊严,掌握学术研究工作规范,自觉抵制学术不端行为”的长效机制,为全面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打下坚实的基础。
嘉宾简介:
苗德岁,毕业于南京大学地质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理学硕士。1982年赴美学习,先后在伯克利加州大学进修,获怀俄明大学地质学、动物学博士,芝加哥大学博士后。1989年至今供职于堪萨斯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暨生物多样性研究所,自1996年至今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曾担任科技部国家科技奖励办邀请的海外评委以及基金委海外评审专家、《北美古脊椎动物学会会刊》国际编辑和《中国生物学前沿》(英文版)编委、《古生物学报》海外特邀编委,现任《古脊椎动物学报》和“Palaeoworld” 编委、《中国科学:地球科学》英文版终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