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简介
1.1大赛概述
本次大赛由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主办,东北大学承办,以“开拓研究生创新视野、培养研究生创新意识、加强研究生学术训练、激发研究生创新潜能”为主要目标。大赛主要覆盖了智能制造、工业机器人、智慧医疗、智慧城市、无人系统等前沿领域。大赛评委会将对参赛作品评选出一、二、三等奖,并颁发获奖证书,给予现金奖励。
大赛网址:www.ise.neu.edu.cn。
1.2大赛组织
(一)主办单位: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
(二)承办单位:东北大学
(三)执行单位:东北大学
1.3大赛赛题
本次大赛采用开放式比赛形式,参赛题目自拟,涉及的主要领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向:
(一)人工智能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与实践;
(二)大数据背景下的智能制造关键技术创新与实践;
(三)工业机器人智能化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四)人工智能方法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
(五)智慧城市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六)新一代信息技术下的企业运营与服务创新;
(七)无人系统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实践;
(八)其它人工智能相关领域。
1.4大赛咨询
电子邮箱:neu_yc@163.com
二、参赛资格与评审
2.1参赛对象
本次大赛主要面向全国普通高等院校研究生及有继续深造意向的高年级本科生。比赛过程中出现弄虚作假行为,一经发现立即取消比赛资格。
2.2参赛形式
参赛者需以团队形式参加比赛,可自由组队,每个团队的参赛人数为3人。每个参赛队须有一名指导教师。
2.3作品要求
参赛团队需要将报告(报告格式参见“附录”,投稿时采用PDF格式文件,正文内容在30页以内)、源码、数据文件等相关资料统一打包发到组委会邮箱neu_yc@163.com,文件名采用“所在学校名+作品题目”的方式命名。报告的最后一页需要加入参赛团队全体成员的电子签名(手写签字扫描成图片插入)以及有效的联络方式。
材料负责人电子邮箱:neu_yc@163.com。
2.4作品提交时间
作品提交的截至时间为2019年1月11日。
2.5作品评审
专家针对提交作品的可行性、先进性等进行评审,并进行现场打分。最终按照打分结果,评选出获奖作品,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0项。参赛优秀获奖作品优先向“中国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等竞赛推荐。评审时间与获奖结果公布时间将在网页上发布。
大赛还将分别视指导情况及组织情况评出“优秀指导教师”及“优秀组织奖”。
竞赛论文排版建议格式
1.论文作品结构要求
建议竞赛论文应包含但不限于以下主要部分:
(1)题目(包括题目、作者、指导教师)
(2)摘要
(3)目录
(4)缩略字、缩写词、符号、单位表(只限必要时)
(5)名词术语注释表(只限必要时)
(6)绪论(前言、引言、绪言)
(7)正文
(8)讨论、结论和建议
(9)参考文献
2. 论文作品版式要求
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
正文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全文统一。
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或-3-。
页眉: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可用单线或双线(二等线、文武线),页眉说明5号楷体,左端“辽宁省人工智能应用大赛”。